本網站是一個音頻分享平台,用於分享、交流、試聽自己喜欢的音乐、铃声、故事等等。
我們尊重版權,如有任何侵害您版權的問題,請通過email的方式和我們聯繫,谢谢。

石窟回想曲

加入 2010-01-03 18:20:56 | 長度: 4分40秒 | 類別: 文化
讚!請點擊評分 給他打分 1 給他打分 2 給他打分 3 給他打分 4 給他打分 5 給他打分 6 給他打分 7 給他打分 8 給他打分 9 給他打分 10
人氣 2561
評分 0
評論 0
書籤 2

四、石窟造像與壁畫

(一) 建築藝術

莫高窟的石窟造像主要是泥塑,因均施彩繪,故稱彩塑。顏料取之於天然礦石,色澤艷麗,顏色長久不變。彩塑是洞窟的主體,一般位於正廳中間,主要塑佛像或菩薩像,四壁和頂上才是壁畫,早期的洞窟,壁畫只是作為裝飾和陪襯出現的。壁畫一律彩繪,不論是何朝何代,內容大體一致,最為普遍的有佛像畫,佛經故事,其中最著名的是飛天壁畫。

早期的洞窟形式(十六國,北朝時期,304-581)主要是禪窟和中心塔柱窟,起源於印度。禪窟是供僧人坐禪修行的洞窟。如285窟主室為方形,正壁開龕塑像,供修行者觀像之用,左右兩側壁各開兩個或四個僅能容身的斗室,供修行者坐禪修行。中心塔柱窟,又稱中心柱窟,塔廟窟。窟內中央設立連接窟頂與地面的方形柱塔。柱的四壁開龕塑像,以供修行者繞塔觀像與禮佛。之後不斷融入中國式的建築風格,至隋唐時期(581-907),洞窟形式已完全轉變成中國傳統的殿堂形式,主室平面方形,正壁開龕塑像,洞窟的其餘三壁均繪有壁畫,窟頂為覆斗形或人字披形。殿堂式的洞窟已經成了世俗禮佛的場地。

佛經上說:釋迦牟尼出家前是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,降生的時候,天空仙樂鳴奏、花雨繽紛,諸天神拱衛。一時間宇宙大放光明,萬物欣欣向榮。天空直瀉下兩條銀鏈似的淨水,一條溫暖,一條清涼,來為太子沐浴(這也是佛教定為浴佛節的典故)。太子剛生下來就能自己行走7步。太子每走一步,他的腳下就湧現出一朵蓮花。並且太子右手指天,左手指地,大聲宣稱:「天上天下,唯我獨尊。」

敦煌石窟的開鑿者,把對釋迦牟尼的無限崇敬首先轉化在洞窟建築設計上。洞窟用蓮花磚舖地,配有蓮花柱石,佛的形象窟窟皆有,居於主位,天頂與四壁畫上天國聖境,置於其中,真是彷彿到了極樂世界。

(二) 雕塑和壁畫藝術

從彩塑和壁畫的藝術風格發展來看,可以分三個時期。隋唐以前的發展期,包括十六國、北魏、西魏、北週四個時代,歷時一百八十年。隋唐時期的頂盛時期,包括隋唐兩個時代,歷時三百多年。隋唐以後的衰落期,包括五代、宋、西夏、回鶻、元幾個時代,歷時四百六十多年。

1發展期

早期彩塑多以彌勒為主尊,帶有印度造像的特點。塑像體格高大,額斗寬闊,臉形方正,直鼻,眼窩深,髮髻為波浪形,衣紋貼身。如北涼時期(412-460) 第275窟的交腳彌勒,高3.4米,是早期最大的彩塑。塑像面相豐圓,神情莊重,頭戴三珠寶冠,項飾瓔珞,腰束羊腸裙,坐獅子座,後面是倒三角靠背。彌勒造像鼻樑高隆,眼珠突出,具有印度佛像造像的特點。印度的造像手法是古希臘式的,這是印度佛教之前的信佛時期留下來的。所以傳說敦煌的名字與古希臘人有關,不是不無道理。

公元525年,中原出現「秀骨清像」的藝術風格,也影響了莫高窟的石窟造像,如第428窟苦修禪定像。塑像面容清瘦,褒衣博帶,飄逸自得,寧靜超脫。

北朝時期的壁畫多是佛經故事畫。最著名的有屍毗王割肉救鴿的故事,最早見於北涼275窟北壁中層,只畫了割肉和過秤兩個情節,屬莫高窟最早的連環故事畫之一。最精彩的當屬北魏第254窟北壁前部的「屍毗王本生」。還有第257窟北魏的九色鹿本生故事畫,285窟西魏五百強盜(得眼林)故事畫等。

北魏時期的的天宮伎樂壁畫還帶有西域特徵,如259窟、435窟,舞者肩披長長巾帛似今印度婦女披的紗麗,舞姿也頗富印度風韻。

從北魏晚期到西魏,由於孝文帝的改革,作為統治者的鮮卑民族開始學習漢族的先進文化。特別是遷都洛陽後,更加速了漢族文化的傳播。這時的壁畫中出現了一些中國的遠古時期的神話傳說,如西王母,東王公,伏羲女媧等。西域的繪畫風格仍然保存著。

2頂盛時期

到了隋唐時期,塑像造型由北魏秀骨清像轉為雍容華貴,色彩豐富。

隋代塑像體壯豐滿,鼻低耳大,衣著富麗。姿態也更豐富生動,形象更加中國化了。塑像敦厚恬靜的儀容也更符合中國傳統的美學思想。這是佛教從寺院走向現實生活的重要過渡時期。

如第427窟的阿難是佛的弟子,長於記憶,稱為「多聞第一」,雙手合十,恭侍佛側。肌膚豐實,衣著簡樸。中心柱南龕迦葉是佛的弟子,少欲知足,修頭陀行。雙手合十,恭立佛側。形容枯槁,青筋暴突,面部稜角分明,目光炯炯,微現笑容。阿難和迦葉都生於印度,但造型服飾中已帶有明顯中國特徵。

隋代壁畫也漸漸走向佛經故事,如第419和420窟的佛說《法華經》、《涅槃經》等大乘佛經壁畫。

唐代(618–907),「貞觀之治」,全國統一,經濟穩定,尤其到了開元天寶年間史稱「盛唐」,百姓生活富足,中原文化空前繁榮,佛教在中原大地普及。不少高僧從內地前來弘法,經卷不斷從長安、洛陽傳入,敦煌石窟藝術受到內地佛教文化的影響,建築風格、規模形式、塑像和壁畫的內容都發生了變革。

自唐代開始,雕塑造像已完全離開牆壁,更具獨立性和立體感,洞窟內出現了更多塑像的組合。如第332窟威嚴的天王,第55窟強悍的力士,第45窟西壁敞口龕中南北側二身袒胸露臂的菩薩,翠眉秀目,豐頤潔瑩,似笑非笑,神情恬靜慈祥。

唐代是一個營造巨型大佛的時代。唐代初年,叱吒風雲的武則天為了取代李唐天下,下令僧人造《大雲經疏》,該經稱武則天為彌勒下世,全國各地興起塑造彌勒的熱潮,莫高窟最大的塑像,96窟的北大像,35.5米高,氣勢宏偉,莊重沉穩,開元年間,130窟的高26米的南大像也被塑造出來。再加上榆林窟第六窟的大像,三座大佛窟,供奉的都是倚坐的彌勒,都是在唐代開鑿的。建大佛窟耗費驚人,投入的人力難以估計,南大像窟就用了三十年時間才建成,也只有國力雄厚的唐朝才有這個實力。

自隋朝開始,彌勒信仰在中原普及盛行,記載的有關彌勒的經典有很多,反映了當時人們崇敬彌勒,相信彌勒將下生成佛,普度眾生,成就未來佛。

此外還有中唐第158窟反映釋迦牟尼涅槃臥像,長15.8米,右脅而臥,四周配有壁畫,以造像與壁畫相結合的手法,表現菩薩,弟子,護法,國王,大臣肅穆舉哀的大型場面,襯托出人們對佛發自內心的崇拜和敬仰。

唐朝的壁畫色調最為豐富多彩,富麗而燦爛,呈現出樓台亭閣、金碧輝煌、歌舞昇平的歡樂景象。反映了當時人民生活富足,社會安定的局面。壁畫內容可分為五類:即佛像畫;大型佛經畫;佛教歷史畫;供養人畫像;裝飾圖案畫。

第220窟的阿彌陀經是唐代佛經故事畫的代表作,以非常形象的手法描繪了佛經中的西方極樂世界。第148窟的彌勒說法圖則展現了彌勒世界的美妙景象。(見附錄)

佛教史跡畫,是描繪佛教東傳故事的壁畫,第323窟主室南北兩壁共繪製了八個佛教史跡故事,是繪製佛教史跡最多的一個洞窟。第61窟五代是時期的「五台山圖」是描繪中國四大佛教靈山之一的五台山及文殊菩薩聖跡的畫卷,是莫高窟最大的佛教聖跡圖。(見附錄)

莫高窟的裝飾圖案,千姿百態,絢麗多彩,既是連接洞窟建築,塑像和壁畫的紐帶,同時又是獨立存在的圖案。以藻井圖案為代表的隋唐裝飾圖案,是莫高窟的裝飾圖案的高峰。如第329窟窟頂藻井和第159窟西壁窟頂圖案,繁縟多樣,花紋縝密,這些圖案多出現在窟頂中心,寓意蒼穹深遠莫測,宇宙無限之大。

由於唐朝重要的經濟地位和中原文化盛行,使敦煌成為「絲綢之路」上商貿中心,繁華一時。接待東來弘道和西行求法

關鍵字:  石窟回想曲   正見天音